泉州为什么迟迟不修地铁?,由来已久,却始终未圆

游客 14 0

泉州迟迟未能修建地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. 人口不足:根据国务院的规定,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需在300万人以上。而截至2022年底,泉州市区的常住人口仅有177.3万人,尚未达到建设地铁的条件。

2. 城市级别较低:泉州的城市级别相对较低,这也是影响其地铁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3. 地质条件复杂:泉州地处东南沿海,地质构造相对复杂,地下水位较高,这给地铁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。

4. 交通需求不足:尽管泉州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上万亿,但其交通需求相对不足,无法满足建设地铁的初期客运强度要求。

5. 申报条件限制:2018年,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》,对地铁申报条件进行了严格规定,包括地方财政收入、GDP和市区常住人口等多个指标,泉州在这些指标上未能完全达标。

尽管如此,泉州正在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交通状况。例如,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,并进入实施阶段。这条铁路将连接厦门、漳州和泉州,极大地改善三地之间的交通联系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经济实力雄厚,GDP总量甚至达到了万亿级别,可就是迟迟不见地铁的身影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今天,我们就来一探究竟,揭开泉州地铁建设的神秘面纱。

泉州地铁梦:由来已久,却始终未圆

你知道吗,泉州的地铁梦其实由来已久。早在2010年前后,泉州就开始了对轨道交通的憧憬。直到现在,这座万亿之城依然没有一条地铁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
人口规模:达标,却不够集中

泉州常住人口超过870万,看似已经达到了建设地铁的人口规模要求。但你知道吗,这里的“人口规模”并不是指整个泉州的常住人口,而是指市区常住人口。根据国家规定,申报地铁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需在300万人以上。而泉州的市区常住人口只有约180多万人,与这个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。

经济实力:雄厚,但分布不均

泉州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,GDP总量甚至超过了万亿。但你知道吗,这里的GDP分布并不均衡。泉州下辖4区3县级市5县,其中4个市辖区分别是鲤城、丰泽、洛江、泉港。虽然区县数量不少,但面积都很小,地理条件一般。经济上更是被下面的县碾压,4区GDP加起来还不如一个晋江市高。

地理条件:复杂,建设难度大

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,地形复杂,山地、丘陵、平原交错。这样的地理条件给地铁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修建地铁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,而泉州的土地资源并不富裕。此外,泉州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,修建地铁势必会对地下文物造成破坏,这也是泉州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。

曲线救国:城际铁路R1线,地铁化运营

面对种种困境,泉州选择了曲线救国。不久前,福建发改委发布了《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工可审查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》,这意味着泉州有望借力城际铁路的地铁化运营,打破地铁僵局。

泉州地铁:未来可期,但路漫漫

虽然泉州地铁梦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我们可以看到,泉州正在努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泉州地铁一定会如约而至,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加便捷的交通,让泉州这座万亿之城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